国产一级中文字幕|亚洲国产99精品国自产拍|国产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|五码三级级精品国产宾

<center id="ia4iy"></center>
<strike id="ia4iy"><kbd id="ia4iy"></kbd></strike>
  • <li id="ia4iy"><dd id="ia4iy"></dd></li>
    <menu id="ia4iy"></menu>
  • <strike id="ia4iy"><code id="ia4iy"></code></strike>
  • <abbr id="ia4iy"></abbr>
  • <delect id="ia4iy"></delect>
  • 再登鳳凰山
    發(fā)布日期 : 2024-04-16 10:21:51 文章來源 : 潮州+ 潮州日報客戶端

    再登鳳凰山

    ◎郭翌娟

    39361713228764968.jpg

    平生第一次登上鳳凰山,是在二十年前,當(dāng)時已是一個中年人,很興奮,向往已久。年輕時由于身體弱,怕成為同伴的拖累,不敢貿(mào)然跟朋友一起去登鳳凰山,而且那時候路況差,聽說山路隱患多,很不安全,所以心雖向往但一直沒有成行。第一次登鳳凰山,是在國慶節(jié)期間,收獲很大,在烏崠村農(nóng)家住了一夜,房東給我嘗有茶韻的高山鳳凰茶,從而我學(xué)會了鑒別茶韻,還到山坡上與古茶樹“宋種”近距離接觸;在鳳凰山觀賞太子洞、天池邊戲水、眺望對面的鳳凰山脈最高峰鳥髻;回來后寫了一篇散文《太子洞的遐思》,發(fā)表在《韓江》雜志上,得意于文中的想象;還留下一個念想,若是春天前來,就能與漫山遍野的杜鵑花邂逅。

    終于,二十年后的仲春時節(jié),作為一個退休老人,我重上鳳凰山,奔杜鵑花而來。

    果然,來得正是時候,正達杜鵑花的花期。走下當(dāng)?shù)貙iT運送游客上下山的專車,跨進“天池”的山門,杜鵑花便夾道歡迎,一路相隨,是萬人空巷的那種狂熱。

    徒步在往天池的山路上,坡緩石階也不陡,可以邊走邊觀賞杜鵑花,驚艷于它的鮮艷和繁多?;ㄈ锎蟛糠质亲霞t色,少數(shù)是粉紅色,極少數(shù)的白色花蕊顯得更惹人喜愛。摘一朵花戴在發(fā)間,與花兒同框拍照,扮演“人在叢中笑”等劇情,以為這就是在賞花了,后來才知道,其實不然,這只是熱身,好戲還在后頭呢。就像在等下山的專車時遇到同是候車的一個朋友,她沒去杜鵑花海的景點而與美景失之交臂,懊悔不已,我們大嘆到天池沒賞杜鵑花海,簡直是白跑一趟。

    先前天池上方的孤零零的觀日亭,現(xiàn)在長出了翅膀,以觀日亭為中心,向左右兩邊伸出長廊,左邊通過幽竹小徑,通向太子洞景區(qū),右邊連接高高低低彎彎曲曲的棧道,盡頭是觀鳳鳥髻最佳處,棧道兩邊杜鵑花盛開。我的朋友就是只走這條道,以為已賞了花,就回天池景區(qū)開闊的草坪喝茶。不明白旅游重頭戲應(yīng)是在太子洞景區(qū)的毛杜鵑花海景點。

    太子洞景點再往前走,不遠(yuǎn)處就是杜鵑花海景點?;ê?,顧名思義,花的海洋,我見過的花海,有新疆的薰衣草花海、油菜花花海,和鳳凰山杜鵑花海一樣是規(guī)模大,但那是一馬平川的那種寬廣。而鳳凰山的杜鵑花花海最令我贊嘆,一大片一大片簇?fù)碇拿芗亩霹N花群隨著棧道的蜿蜒而鋪展開,依著山勢的高高低低而波瀾起伏,蔚為壯觀。簇?fù)碇淖霞t色的杜鵑花鮮艷欲滴,令人想起“紅杏枝頭春意鬧”的熱烈。同伴想看看這花有沒有香味,湊近花前聞聞,結(jié)果沒有懸念,沒有逃過“美花不香,香花不美”的魔咒。

    回頭在太子洞景區(qū),我們還偶遇了一群驢友,他們?yōu)t灑陽光,騎自行車上鳳凰山,逢石階就肩扛車前行,途中還用手機自拍錄像。我和幾個同伴向他們借自行車作道具擺姿勢拍照,假裝也是騎行愛好者。在天池景區(qū)還偶遇了一位99歲老人,他精神矍鑠,行走自如,不時在玩手機。

    在等候下山的專車的時候,由于上山觀花的游客特多,所以需要排長隊,利用這個時間,我們到附近的烏崠村走走。

    令我惦記的是那棵位于山坡上的古茶樹“宋種”,明知道它已不復(fù)存在,我在幾年前寫的《品茶》一文已有提及。但提起古茶樹,還是想去看一看。在村民指引下,我們來到一處平地上被鐵鏈圍護著的“宋茶王”前,旁邊的石壁刻有《宋茶王碑記》,鐫刻的時間為公元二零一四年十月。眼前的宋茶王,是由多棵老茶樹組成的。人是物非,不免傷感。

    傍晚時候的山上霧氣彌漫,氣溫下降,和中午的炎熱比起來,是一天經(jīng)歷了春夏兩季。因為候車時間長,又沒有思想準(zhǔn)備,不少游客買了候車點應(yīng)運而生的豬肉粥吃,與其說是充饑,不如說是吃點熱粥暖暖身子。

    足足等了三個小時,我們乘車下山,到達鳳凰墟是晚上八點多,街上很多餐飲店都以食材已完為由拒游客于門外,幸好“桂蘭春餐廳”老板見我們只是四個人,就為我們安排飲食。吃了鳳凰本地特色菜:雞腸粉、浮豆干、家雞肉、炒坑螺等。這些都是我喜歡的菜式,浮豆干印象最深,外酥里嫩,還配有青翠鮮嫩的草仔為佐菜以降火氣,美味!飯后,熱情的老板邀請我們喝茶。那茶湯,啜一小口,一會兒裊裊的幾縷茶香一縷接一縷緩緩從喉頭彌漫開來,既幽香又清甜,是我從未有過的美妙體驗,大有“此曲只應(yīng)天上有”之感。回來后想想,也許這就是傳說中的回甘吧,遺憾當(dāng)時沒請教那個老板。記得當(dāng)時那老板說,這茶一斤一千多元。我還和他聊到茶韻,我說,茶韻只可意會不可言傳,他說,茶韻就是燒焦的番薯味。我看過一些談喝茶的文章,寫到喝茶大有講究:品茶講究用水,山泉水為上,江中心水次之,井水再次之;喝哪個山的茶,最好是用哪個山的泉水泡?,F(xiàn)在想想,難怪天池邊的茶座攤檔,生意那么興隆,滿山坡密密麻麻的茶桌,桌桌坐滿客人。

    那老板還透漏,今晚他不是食材已完,更主要的原因是他太累了,想盡快打烊,因為今天他從上午九點就開始炒菜,一直到現(xiàn)在,旅游團一個團就是五十個人,幾個團下來,炒菜炒累了。今天店里的人手少,現(xiàn)在是摘茶季節(jié),一些家人和店里的一些幫工都忙于摘茶去了。這時,他臉上爐前長時間煎火留下的淺桃色殘紅還未褪盡。

    我慶幸,二十年后再登鳳凰山,真是時候,能輕松完美觀賞杜鵑花海,因為這里的規(guī)劃和設(shè)施更完備了。

    若問山花為什么這么爛漫,我要大聲地說,因為有熱愛生活的人們!


    編輯|吳冰

    審核|詹樹鴻



    人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