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产一级中文字幕|亚洲国产99精品国自产拍|国产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|五码三级级精品国产宾

<center id="ia4iy"></center>
<strike id="ia4iy"><kbd id="ia4iy"></kbd></strike>
  • <li id="ia4iy"><dd id="ia4iy"></dd></li>
    <menu id="ia4iy"></menu>
  • <strike id="ia4iy"><code id="ia4iy"></code></strike>
  • <abbr id="ia4iy"></abbr>
  • <delect id="ia4iy"></delect>
  • 吾城吾鄉(xiāng)
    發(fā)布日期 : 2024-05-04 10:19:50 文章來源 : 潮州+ 潮州日報客戶端

    我的經歷很簡單,至今只在一城一鄉(xiāng)生活過。一城,是潮州府城,一座小小卻大名鼎鼎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;一鄉(xiāng),一個鄉(xiāng)下大鄉(xiāng)村我的故鄉(xiāng)。


    這城與這鄉(xiāng)相距只有近30華里,說著相同的潮州話,吃著同樣的潮州菜,但我感覺這城與鄉(xiāng)很有些不同。


    我的故鄉(xiāng)有十個自然村,現在有常住人口二萬多,被人稱為大鄉(xiāng)里。全鄉(xiāng)人來自同一先祖,有共同的輩序用字。只要名字用到輩序的,你聽名就知道該稱呼阿兄或阿叔,叫姐或叫姑。


    全鄉(xiāng)有個中心小學,十個村的孩子都有人是中心小學的學生。放學后或周日,我們會相約到不同村的同學家去玩。一起劃船或爬樹。村中有幾條巷,幾株榕樹,都是熟知的。


    日間,鄉(xiāng)親們在田野耕作,彼此田連著田,園接著園,在廣闊的藍天下,你種什么作物,長勢怎樣,收成如何,一點秘密都沒有。


    夜間或農閑,村中的閑間里,鄉(xiāng)親們一起喝茶吸煙聊天。外界新聞,全鄉(xiāng)大事,天天在口頭發(fā)布;夏夜村前溪邊,大家圍坐乘涼,文雅的故事與粗野的咸古總會令人百聽不厭。


    全鄉(xiāng)里有共同的節(jié)日活動,正月景星廟會營老爺,五月節(jié)扒龍船各村賽龍奪錦。哪一家有婚喪喜慶,不須請柬或通知,必然是村民共同的節(jié)日。


    我的童年少年時代,就生活在這樣一種人文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中。我覺得,整個故鄉(xiāng),是一個大家庭。


    告別無知的童年、稚拙的少年時代,十七歲的男兒要遠行。初中畢業(yè)后,我考進府城一所高中學校,來到韓江邊這座叫潮州的古城。


    新鮮、陌生。新鮮的是市容,與故鄉(xiāng)村貌相異。陌生的是市民,言談舉止與我的鄉(xiāng)親不一樣。很快,新鮮感沒有了,只存下陌生。


    同班同學有近20位家在古城,我一直不知他們家在哪街哪巷,家人在從何業(yè)。整整三年,直到高三,才有二位同學邀約到他府上拜訪!


    那時,我已迷上了文學創(chuàng)作,出于積累生活素材的目的。我到市里一家機械廠去當了一陣子學徒工,約8個月。這8個月間,同班組的工友,上班時埋頭干,下班后各分散。我仍然無法接近他們的日常。不禁想起李白的《月下獨酌》:“醒時相交歡,醉后各分散。永結無情游,相期邈云漢”。


    后來,我被安排到縣里一個藝術表演團體去當專業(yè)創(chuàng)作員。這給我提供深入各行各業(yè)的機會。去工廠企業(yè),也去農村和部隊,使我進一步了解到城鄉(xiāng)人的區(qū)別。


    我到工廠去采訪,領導安排兩三位老師傅到辦公室,開始了一問一答。條理清楚,答案準確,可作標準新聞稿;我去農村,到貧下中農家中喝茶,說生產也談生活。自由輕松,親密無間,還常在鄉(xiāng)下過夜。


    那時我已成家,把家安在府城北門一小巷深處的橫巷,這橫巷住5戶人家,5戶5個姓氏,干著不同行業(yè)。我在那里住18年。沒有過戶喝過茶。巷子里幾十人,每個人的音容笑貌都熟悉,也知他們在干什么工作,但工廠有圍墻,機關有門衛(wèi),我對這些芳鄰的了解是知面不知心。


    至此,我對城鄉(xiāng)人的差異感就特別強烈。我重翻典籍,找到城鄉(xiāng)條目,知道城字的甲骨文是一個長方形。這四周表示墻。中間就是生活區(qū)叫城,墻外叫郭。它的最基本的功能是防御,防敵防盜防野獸;鄉(xiāng)字的甲骨文是兩個人相向而食,表示族人一起就餐,指明鄉(xiāng)是族人的聚居的場所。


    這就很明白了,鄉(xiāng)村,是族人聚居的大家庭;而城,是來自四面八方的人雜處。士農工商、官民人等。是一個小社會。防御的功能是市民有一種防范心理。八方來客使彼此產生疏離感,這就再自然不過了。但同時也給市民以安全感,使他們能潛心從事喜愛的事業(yè)。


    這種人文環(huán)境造成的人文生態(tài)之不同,就使生活更加多姿多彩。我是越來越喜歡這座古城了。從一個鄉(xiāng)下人的眼光看古城,這里聚集著全潮州的文化精英。這里的書店、圖書館、博物館、文化館給予我豐富的營養(yǎng),開闊了我的視野,提高我的審美趣味,使我從城市回望鄉(xiāng)村,既看到那里文化的鮮活,也看到其粗俗。


    我在這里認識了許多藝術家,一起活動中感受到他們的熱情,我開始明白,市民每天在街上走,迎面許多陌生人,絕不可能像我故鄉(xiāng)的鄉(xiāng)親見面就叫老叔或阿嬸的。矜持是正常的,他們每天上班回家還有自己業(yè)余的興趣,絕不可能像我故鄉(xiāng)人那樣有許多空閑,并且閑時也無寫字畫畫的興趣,都去閑間神聊。


    我終于基本融入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生活中了。我感恩生我養(yǎng)我的故鄉(xiāng),也感謝教我育我的古城。這幾十年來,我寫了七八百篇小散文,幾乎都寫的是吾城吾鄉(xiāng)。寫故鄉(xiāng)多寫人與情,寫古城多為文與物。有一例外是寫了不少潮州文化藝術界的名家,因為他們都是我深深愛戴的老師前輩。


    我慶幸我的生命歷程中有過城和鄉(xiāng)。我深愛著我的城我的鄉(xiāng)!

    作者 | 李英群

    編輯 | 翁純

    審核 | 詹樹鴻




    人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