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产一级中文字幕|亚洲国产99精品国自产拍|国产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|五码三级级精品国产宾

<center id="ia4iy"></center>
<strike id="ia4iy"><kbd id="ia4iy"></kbd></strike>
  • <li id="ia4iy"><dd id="ia4iy"></dd></li>
    <menu id="ia4iy"></menu>
  • <strike id="ia4iy"><code id="ia4iy"></code></strike>
  • <abbr id="ia4iy"></abbr>
  • <delect id="ia4iy"></delect>
  • 潮汕印象
    發(fā)布日期 : 2024-10-06 14:58:36 文章來源 : 潮湃 潮州日報客戶端

    潮汕印象


    □ 方日喬

    汕頭的美是含蓄的,甚至有點靦腆。

    傍晚,汕頭老城在夕陽的霞光中風(fēng)韻猶存,只是隱隱感覺到似乎她有點害羞。來到觀海長廊,天色完全暗了下來。海風(fēng)吹來,好像聞到海水的苦澀味道。又走過一段長長的街道,直到走進萬象城,才發(fā)現(xiàn)自己已經(jīng)走進了汕頭這個城市。

    深夜,深思。最終,把思緒結(jié)織成一首小詩:

    觀海長廊南來風(fēng),

    老城記憶往昔同。

    潮汕火鍋牛肉味,

    燈火輝煌萬象城。

    9000多米長的南澳大橋卻把人們引向海的浪漫。南澳島是全國唯一的海島縣,它也是廣東境內(nèi)離臺灣寶島最近的地方,得天獨厚的自然環(huán)境造就了眾多美麗海灣,每天吸引著成千上萬的游客來到海島。南澳島風(fēng)景優(yōu)美,游人如織,毫不夸張地說,島上每一處皆是畫。

    順著網(wǎng)紅燈塔望向海天,南澳大橋似長虹飲澗;到青澳灣,人們踩沙戲水,時不時回望“自然之門”;立展南亭望著美麗海岸線,天藍藍,水藍藍;在環(huán)島公路,看著海邊漁村漁船進進出出,一片繁忙景象……總之,來到這個迷人的海島,浪漫海天給了我無限的想象,人感覺很輕松。

    來到潮州,我才感受到潮州文化的濃郁。它深植于潮州這片熱土,它的靈魂在一城一橋:城,潮州古城;橋,廣濟橋。

    潮州古城至今保持著“外曲內(nèi)方,四橫三縱”的宋代街區(qū)格局。曲線城墻仍有昔日的風(fēng)采,城內(nèi)古建筑也保存比較完好:唐朝開元寺、宋代駙馬府、明代城墻門樓和舊府衙、清代舊民居……走著,看著,感受著,一轉(zhuǎn)身已是千年。

    潮州古城的文化地標在于一樓一街:廣濟樓和牌坊街。

    古城東門,廣濟樓巍然矗立,它是宮殿式三層城樓,“廣濟樓”三個字遒勁有力,牌匾“東為萬春”和“嶺東首邑”八字氣勢恢宏,富有動感。廣濟樓像一個威風(fēng)凜凜的將軍,指揮著千軍萬馬,掌控著江岳,鎮(zhèn)守著城橋。

    石牌坊沉淀著千年歷史文化底蘊。牌坊是為與潮州相關(guān)的名賢而建的。“理學(xué)儒宗”“大理少卿”“三世尚書”“四朝大老”“柱史”等牌坊,再現(xiàn)了一段段塵封的歷史;“戊辰八賢”“兩京科道”“科甲濟美”“狀元”“榜眼”等牌坊,彰顯了潮州文化的輝煌。

    在牌坊街的南端是“十相留聲”坊,這牌坊是為唐宋兩朝在潮州留下足跡的十宰相而立,其中就有與陸秀夫、張世杰并稱為“宋末三杰”的文天祥,十相都是遭到貶謫或者為了抵御外侮轉(zhuǎn)戰(zhàn)而來潮州的。牌坊北鐫“太山北斗”,為紀念唐代潮州刺史韓愈而立。十相和韓愈,是潮州歷史星空中最耀眼的明星,他們對潮州的人文社會產(chǎn)生了深遠的影響。潮人由常袞知學(xué)始,自韓愈后“士子篤于文行”,到陳堯佐時,昔日蠻荒之地已成“海濱鄒魯”。對潮州而言,一代文宗韓愈被貶刺潮的影響更為深刻,他“贏得山水皆姓韓”,韓江,韓山,韓樹,韓祠,連韓江上的湘子橋也和他的侄孫韓湘扯上關(guān)系。韓愈與潮州的關(guān)系,楊錦麟先生講得十分精辟:“韓愈不是一個人的定義,而是一個區(qū)域文化的提升?!?/span>

    潮州古城遇見生活。潮州古城樓閣民居古香古色,商鋪林立,尤其是美食小吃特別多:工夫茶、海石花、車輪餅、牛肉丸、腐乳雞翅……游客來到潮州古城,看著這熙熙攘攘的舊街古巷,都贊嘆潮州古城“見人見物見生活”。同行的年輕人比較會玩,對美食和飲料情有獨鐘,嘴里還咬著腐乳雞翅,也對著排了長隊剛剛買到手的柑油茶拍照,飲料杯上的那行小字“我在潮州很想你”特別醒目。

    潮州古城有了現(xiàn)代生活氣息,生活融合了中原文化在嶺南的千年沉淀,這座古城就有了源頭活水,煥發(fā)出時代的青春活力。

    廣濟橋燈光秀真美。

    昏黃的燈光中,依稀看見廣濟橋的橋墩和樓亭,靜靜的韓江只泛起微波,橋在水中的倒影清晰可見。突然,廣濟橋昏暗的燈光消失了,江橋變得一片黑暗,現(xiàn)場也頓時安靜了下來,大家似乎都在屏住呼吸,等待著炫麗時刻的到來。

    亮了!亮了!大家歡呼雀躍起來。隨著《潮州人》《我和我的祖國》等背景音樂的響起,燈光也隨著音樂節(jié)奏在變幻,或暗或明,或急或緩,或淺或深,有時像火龍過江,有時像魚躍龍門,有時像雪花飄落……赤橙黃綠青藍紫,各種顏色的光在炫亮,這橋,這水,這山,這樹,這人,也活躍起來。經(jīng)過燈光的精雕細畫,這座古樸寧靜的千年古橋也變得光彩照人。

    民諺云:到廣不到潮,枉費走一遭;到潮不到橋,白白走一場。

    我們從東面進入廣濟橋。出于好奇,我一口氣走到橋的中間,看到“斷橋”已經(jīng)換成了浮橋。原來,廣濟橋集梁橋、拱橋、浮橋于一體,是我國橋梁史上的孤例。浮橋在晚上就拆撤,讓船只通航,白天又接上,讓游人通行。“十八梭船廿四洲,廿四樓臺廿四樣。”這是對廣濟橋獨特風(fēng)格的寫照。橋分為三段,中間是浮橋,東西兩岸各有一段梁橋。梁橋由橋墩、石梁、橋亭三部分組成。東岸梁橋十二孔十二墩一橋臺,西岸梁橋七孔八墩。橋墩做成船型或半船型,船型墩上下游為尖形,半船型墩上游尖下游平,尖形橋墩可以有效降低水流對橋的沖擊。橋墩上有橋亭,或殿式閣樓,或雜式亭臺,形態(tài)各異。橋亭的匾額和楹聯(lián)也極具書法藝術(shù),來到廣濟橋,讓人感覺是走在街市上,走在藝術(shù)長廊里。因此,廣濟橋又有“一里長橋一里市”之美稱。

    我在這座神奇的古橋上久久不愿離去。來到潮汕,感受著一方水土的特有風(fēng)韻,潮州文化會像韓江那樣奔流不息地得以延續(xù),在暖暖的春光里,廣濟橋也一定能實現(xiàn)“廣濟百粵之民”之愿望。


    編輯|郭洵汐

    審核|吳燕珊



    人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