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产一级中文字幕|亚洲国产99精品国自产拍|国产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|五码三级级精品国产宾

<center id="ia4iy"></center>
<strike id="ia4iy"><kbd id="ia4iy"></kbd></strike>
  • <li id="ia4iy"><dd id="ia4iy"></dd></li>
    <menu id="ia4iy"></menu>
  • <strike id="ia4iy"><code id="ia4iy"></code></strike>
  • <abbr id="ia4iy"></abbr>
  • <delect id="ia4iy"></delect>
  • 李英群:呾有呾無
    發(fā)布日期 : 2025-04-11 10:50:34 文章來源 : 潮州日報 潮湃新聞客戶端

    呾有呾無

    李英群

    呾有呾無,是潮州方言口語,常指昔時閑間茶座的聊天,有一句沒一句地聊些不痛不癢的瑣事。這是我童年在鄉(xiāng)下閑間當(dāng)茶童時所見的常態(tài)。

    一直認(rèn)為這有與無,就是生活中那些最無所謂的事物。鄉(xiāng)親們作為話題,無非打發(fā)時光,至于為什么閑聊不叫談天說地而稱為呾有呾無,并不放在心上。

    關(guān)于有與無,年輕時還因為其讀音而引起很大興趣。“有”,潮州話讀音與普通話的“無”字讀音,完全一樣,覺得很好玩,以為一個北方人如果來到潮州,知道無就是有,可能會覺得左就是右,在馬路上亂闖。這自然是小孩子的認(rèn)識,長大了點就不再這么天真了,但卻迎來一個更大的命題:有與無的關(guān)系。

    讀了一些書,知道“無”與“有”的關(guān)系,居然在中外哲學(xué)傳統(tǒng)中有著極豐富的思想體系,根本不是我們鄉(xiāng)下閑間所講的有有無無,老子在《道德經(jīng)》中就提出“天下萬物生于有,有生于無”的論斷;西哲黑格爾則論證了“純有”與“無”的辯證轉(zhuǎn)化。這么高深的論述把我這個從鄉(xiāng)下閑間走出來的野小子嚇壞了,我立即辭別他們,回到潮州鄉(xiāng)親中品味我們的文化。

    但畢竟擺脫不了老子們的影響。當(dāng)我正在探索為何潮人要把“有”的讀音念成與普通話“無”一樣無二呢,就忘不了老子“有生于無”的影響。腦中牢記著成語“無中生有”。我當(dāng)然認(rèn)為是我們潮人很“老土”,有與無是事物的兩端,意思完全相反,你居然不回避,以有當(dāng)無,將無作有,真?zhèn)€亂了套!

    然而,當(dāng)我被定性為一名文化人,并且在退休之后潛心研究潮州文化尤其是方言俗語之后,我發(fā)現(xiàn)我錯了。潮人不單不老土,而是特精深,就這個把“有”讀作WU可證。

    我們潮人祖先從中原南遷,在那把“無”字讀WU的地方來,到南海邊定居,把“有”讀為WU,絕非誤讀,更非不懂,更大可能是有意為之!因為他們都是滿腹詩書的當(dāng)?shù)赝?,知道“無生于有”,無就是有,在這省尾國角,自成一統(tǒng),自開一枝。這里山高皇帝遠(yuǎn),環(huán)境更為寬松,他們的幽默、詼諧天性得到表現(xiàn),創(chuàng)造了許多生動,活潑的方言辭匯,其中不乏風(fēng)趣,古怪的用詞一點也不奇怪,更因為“無就是有”的現(xiàn)象,在日常生活中,在文學(xué)藝術(shù)領(lǐng)域極常見,在說有,卻從無說起:

    無恥,斥一個人無恥,他必有恥,恥得自己不知廉恥,就是無恥;無事不登三寶殿,就是有事;無邊無際,就是廣闊的存在,是大有。

    在藝術(shù)作品中,音樂的休止符,文章的省略號,山水畫的留白,戲劇表演的啞場,都是“無”,也都是“大有”。

    白居易的《琵琶行》有“此時無聲勝有聲”句。我讀到“曲終收撥當(dāng)心畫,四弦一聲如裂帛,東船西舫悄無聲,唯見江心秋月白”時,心中一陣發(fā)緊,在無聲的狀態(tài)下,耳畔是她的整首曲的轟鳴,那最震撼的旋律久久回蕩,深深感到此時無聲勝有聲。無非無,乃大有。

    寫文章的省略號,把內(nèi)容省去,當(dāng)然是一種無,誰都知,那里面藏著更多的有,讓讀者自己去填補(bǔ)。無非無, 乃大有,正所謂言有盡而意無窮也。

    中國山水畫的留白,更是無中生有的最經(jīng)典范例。

    我讀畫不多,記得看過一幅古代山水,畫面是一葉扁舟,一位漁翁,很小,其余95%是空白,感覺是無限浩渺的江天,顯示漁翁絕對的孤獨。問一位畫家朋友,知是宋代馬遠(yuǎn)的名作《寒江獨釣圖》;我用心品賞的山水畫是元代黃公望的《富春山居圖》,還專門跑到富春江,從富陽到桐廬河段考察一個來回,畫作與自然各有千秋,而畫作中許多留白的確為畫作增色不少。因為那些留白就似煙霧,罩住青山綠樹流泉村舍,而且仿佛有流動感,頓使畫面氣韻生動。

    這二幅畫的留白很出名,被后人稱為“馬遠(yuǎn)的天空、黃公望的煙嵐”。

    我終于打心眼里佩服潮人先輩故意把“有”的音讀為普通話“無”的可敬和可愛,這是最能展現(xiàn)“有生于元,無中生有”的哲學(xué)觀點的最通俗也可最被常用的創(chuàng)意。

    也許,我這呾有呾無是在白食白呾,權(quán)當(dāng)茶余一樂!


    編輯|張澤慧

    審核|詹樹鴻




    人閱讀